示波器如何计算时间(示波器 时间)

 人参与 | 时间:2024-06-30 00:52:33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示波器如何计算时间,示波时间示波以及示波器 时间对应的器何器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计算间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示波时间示波

本文目录一览:

  • 1、器何器时间测量的计算间示波器—时间测量
  • 2、如何计算示波器的示波时间示波死区时间
  • 3、各位如何高手如何算出示波器的器何器周期和锋直呢?
  • 4、以知GOS-6013C型号示波器fH=100MHZ,计算间求示波器的上升时间是多少
  • 5、示波器上升时间计算
  • 6、示波时间示波利用示波器测量时间的器何器方法主要有?

时间测量的示波器—时间测量

对于一个波形中两点间时间间隔的测量,如图所示。计算间①将信号馈入CH1或CH2输入插座,示波时间示波设置垂直方式为被选通道。器何器②调整电平使波形稳定显示(如峰值自动,计算间则无须调节电平)。

在被测信号的作用下,电子束就好像一支笔的笔尖,可以在屏面上描绘出被测信号的瞬时值的变化曲线。

如果需测量测实时时钟信号和主时钟信号 如果是一般学校做实验的话:直接把示波器的探棒与晶振或者CLK信号引脚连接即可。如果探棒有10倍衰减的开关,最好打到10倍衰减的开关档位,这样可以减小对被测电路影响。

利用示波器测量两个正弦电压之间的相位差具有实用意义,用计数器可以测量频率和时间,但不能直接测量正弦电压之间的相位关系。频率的测量:用示波器测量信号频率可采用周期法。

在模拟示波器中,上升时间是示波器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指标。而在数字示波器中,上升时间甚至都不作为指标明确给出。

对两种信号的时间差进行检测可以用双踪示波器,将时钟脉冲和数据脉冲分别输入到示波器的两个通道,如果时钟脉冲和数据脉冲的频率较高,可以采取交替显示的方式检测。

如何计算示波器的死区时间

1、就要先说说示波器的工作流程,首先是触发,然后是波形采集、存储、处理,最后是波形显示。在存储、处理、显示的这段时间里,示波器是不采集信号的,属于示波器盲区,也就是死区时间。

2、cpu频率/32假如2-4位设置为100,那么定时频率就是150/16M。所需要的死区时间是6us,那么150/16*6=15 就是你要设置的定时周期,也就是DBTCONA的第8-11位。

3、示波器波形持续时间这样算:时间长度=内存深度/采样率。示波器的周期可以在重复波形中,看一个周期波形在示波器x轴上所占的格数,再乘以每格的时间数就得到周期。

4、使用示波器或其他仪器测量IGBT的开通延迟时间和关断延迟时间,注意考虑不同的集电极电流和温度条件。使用公式计算控制死区时间,其中要考虑驱动器的传输延迟时间和安全裕度。

5、而信号的“存储-处理-显示”这个过程相对于采集时间非常长,等这三个步骤结束后才开始新一轮的信号采集处理,这三个进程对应的就是示波器的死区时间,体现着示波器后台数据的显示处理能力。

各位如何高手如何算出示波器的周期和锋直呢?

峰峰电压Vpp=垂直偏转因数(V/div) ×信号波形在垂直方向所占格数。

频率,周期,峰峰值等参数模拟示波器要从刻度来计算的。

示波器利用狭窄的、由高速电子组成的电子束,打在涂有荧光物质的屏面上,就可产生细小的光点(这是传统的模拟示波器的工作原理)。

ms/Div表示水平每格代表1ms,总共10格代表10ms。10ms内大约有15个完整正弦电压波形,故周期为T=10ms/15=0.667ms,频率f=1/T=1000/0.667=1500Hz。5V/Div表示铅直每格代表5V,2格代表10V,故电压幅度Um=10V。

扫描速度及垂直增益电位器都置于CAL状态。峰峰电压Vpp=偏转因数(V/div) ×信号波形在屏中垂直方向所占格数 (div);周期T=扫描时间 (t/div) × 一个重复完整周期在屏中水平方向所占的格数 (div);频率f=1/T。

X轴的格数乘以周期旋钮对应的刻度值即是波形的周期;Y轴的格数乘以幅值旋钮对应的刻度值即是波形的 峰峰值 。

以知GOS-6013C型号示波器fH=100MHZ,求示波器的上升时间是多少

1、有必然关系,上升时间越长,带宽越窄。上升时间用τ表示,单位为s;带宽用BW表示,单位为Hz。则:BW=0.35/τ 举例:τ=50uS 则 BW=0.35/50uS=7000Hz。

2、示波器三角信号的上升时间是正向沿的较低阈值交叉点与较高阈值交叉点之间的时差。顾名思义,上升时间肯定是在信号的上升沿时测量的,较低阈值、较高阈值的取值在某些示波器中是可以自定义的,默认为10%、90%幅值处。

3、而在虚拟示波器中,上升时间甚至都不作为指标明确给出。由于虚拟示波器测量方法的原因,以致于自动测量出的上升时间不仅与采样点的位置相关,如图2中a表示上升沿恰好落在两采样点中间,这时上升时间为数字化间隔的0.8倍。

示波器上升时间计算

计算公式:周期 = 1 / 频率 因此,示波器的周期为:Period = 1 / 100000000 = 1e-8 秒 示波器的上升时间(Rise Time)是指从信号的最小值到最大值所需要的时间。根据示波器的周期,我们就可以求出示波器的上升时间。

有效值等于峰峰电压除以二倍的根号二;上升时间要通过垂直偏转因数及增益微调,使波形的峰峰值落在0——100,读10%到90%所用的时间即可;下降时间读法一样。

有必然关系,上升时间越长,带宽越窄。上升时间用τ表示,单位为s;带宽用BW表示,单位为Hz。则:BW=0.35/τ 举例:τ=50uS 则 BW=0.35/50uS=7000Hz。

二楼说的对。对于高斯频响的示波器,该经验值取0.35。而对于具有更陡峭的频响(譬如一些上GHz带宽的示波器),该值可以取到0.4以上。

顾名思义,上升时间肯定是在信号的上升沿时测量的,较低阈值、较高阈值的取值在某些示波器中是可以自定义的,默认为10%、90%幅值处。而幅值的定义,就是顶部值(Top)与底部值(Buttom)之差。

③将扫速微调顺时针旋足(校正位置),调整扫速控制器,使屏幕上显示1~2个信号周期。④分别调整垂直移位和水平移位,使波形中需测量的两点位于屏幕中央水平刻度线上。⑤测量两点之间的水平刻度,按下列公式计算出时间间隔。

利用示波器测量时间的方法主要有?

频率的测量:用示波器测量信号频率可采用周期法。

③将扫速微调顺时针旋足(校正位置),调整扫速控制器,使屏幕上显示1~2个信号周期。④分别调整垂直移位和水平移位,使波形中需测量的两点位于屏幕中央水平刻度线上。⑤测量两点之间的水平刻度,按下列公式计算出时间间隔。

示波器时基能产生与时间呈线性关系的扫描线,因而可以用荧光屏的水平刻度来测量波形的时间参数,如周期性信号的重复周期、脉冲信号的宽度、时间间隔、上升时间(前沿)和下降时间(后沿)、两个信号的时间差等等。

在被测信号的作用下,电子束就好像一支笔的笔尖,可以在屏面上描绘出被测信号的瞬时值的变化曲线。

示波器如何计算时间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示波器 时间、示波器如何计算时间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顶: 2踩: 1249